上海依靠数字化手段 让城市更具“智慧” - 品至安防-方案下载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新闻 >

上海依靠数字化手段 让城市更具“智慧”

2022-06-27 19:50:06678人已围观 0


超大城市的治理,历来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如今的上海,有2600多万实有人口,约6.3万幢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和近千幢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还有总里程达831公里的地铁网络和12万公里的地下管线……在这样一座人口多、车辆多、高楼多、企业多的超大型城市,如何保持功能运转如常、社会井然有序?“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考察时指出,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五年来,上海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深化治理数字化探索,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卓越心,努力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展现善治效能、创造美好生活,让人民宜居安居。

  

“两张网”夯实治理底座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多年来一直是对基层工作最形象的比喻。由于不同部门、层级的权力分工,导致“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尴尬大量存在。随着街镇管理的体制化机制化调整,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进一步为基层减负增能,不少“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比如常见的群租问题,涉及居委、物业、城管、房办、公安等多个责任主体,“原来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很难协调。”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茆瑞深有体会,“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后,所有职能部门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沟通更及时。”诸如违规装修、非机动车乱停放、店招店牌乱设置等矛盾,很多在前端就得到了妥善处置,群众投诉量明显变少。超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大脑”,从海量数据资源中寻求更优解决方案甚至及早预见潜在风险,实现高效感知、高速响应、高能服务,成为上海探索现代化治理之道的新方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两项“上海首创”应运而生。通过数据的汇聚集中和部门的协同发力,努力让市民和企业只要进一个网就能办各种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地享受政务服务,也让管理者借助一个屏幕就能观察城市运行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处置。“两张网”的织就,堪称抓住了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近4年来,“一网通办”平台系统已接入公共服务事项3500项,累计办件量达2.26亿,去年网办率已达77.03%;“一网统管”也不断迭代升级,基本建成市、区、街镇三级平台和市、区、街镇、网格、社区(楼宇)五级应用架构,市城运平台已汇集72个部门(单位)的220个系统、1202个应用。当制度、资源、人力、技术等各方面条件不断完善,超大城市的治理,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底座。


“数字化转型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还需要多维度的全方位赋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坦言,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探索需要在实战检验中不断提高水平。上海对此也有充分认识,并在持续努力。就在上周,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会议,强调要提高弹性适应能力,更好依靠科技赋能,全力保障超大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防未然”提升安全韧性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如何持续提升其韧性,使之具有强大的自适应性,能应对各类城市风险、减轻灾害损失并快速恢复?在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不断创新中,上海依靠数字化手段让城市更具“智慧”,从而提升每个市民的安全感。去年,上海上线国内首个超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初步构建起一套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一刻不停为城市这个有机生命体把脉、会诊、施治。遍布城市运行最末端的“神经元”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街头的红绿灯不再只是“灯”——它能自行感知、收集数据,给出信号控制的最佳方案。依靠智能交通系统收集的数据,交警现场管理就能提前引导车辆分流,动态分配路权,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五年来,上海道路交通通行效率提升了14.6%,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事故数连年下降,2021年全市交通死亡事故数同比2017年下降了41.5%。

  安全感不仅来自于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更有赖于对风险隐患的预见。超大城市这个有机生命体要时刻保持“耳聪目明”,城市治理就不能只满足于“看急诊”,更要“治未病”“防未然”。有了气象、水质、车流、人流等海量数据指标进行实时“体检”,对城市运行全景、实时、精准地掌握和预判成为可能。依靠17类1100多个结构安全数据感知点,已服役28年的杨浦大桥也加上了一道保险。大桥上的风速、风向、温度、大地震动等环境数据都能被实时监测,实时反馈桥梁结构的健康状态。今年的一次例行养护巡查中,智能巡查设备就发现了一条长2.8米、宽0.2厘米的纵向裂缝,后台系统即刻自动派单给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完成修复。

  

“绣花功”塑造城市表情


这两年,90多岁高龄的老建筑武康大楼成了“网红”。人们驻足在最佳拍摄点位“拗造型”,或在路边小憩,细细品味这幢建筑的独特风貌,享受那份惬意乃至诗意……


五年来,上海持续推进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蜘蛛网”有了更科学的布线方案。正因这一绣花针般功夫的密集投入,淮海中路余庆路口最后两根路灯电源线终于在2019年1月25日被拆除,武康大楼才有了21世纪以来的第一张“眉清目秀”的“素颜照”。石门一路和南京西路的交汇口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有人把这里比作静安区的“脸面”。装饰艺术风格的德义大楼和同孚大楼坐落于此,见证着近百年来都市生活文化的变迁。现如今,“脸面”上又多了一个小而美的街心花园,莫兰迪紫色幕墙、错落有致的花草巧妙隐藏起原本突兀的变电站,形成让人驻足流连的街景小品。从近代建筑到市政工程,再到家具小品,市中心“脸面”的“颜值”变化,折射出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不止于技术性地解决单个问题,而是统筹考虑生态、业态与风貌,以人为本,全方位地打造“一街一景”,全要素塑造“城市表情”。

  推开窗看到的景色美不美,散步时有没有一张干净的公共座椅,老旧小区没有健身空间怎么办,住在新城区去哪儿购物最方便……只有在看似寻常的细节处用心用力,“城市表情”才能更加温暖动人,才能满足人们深层次的需求,让他们对城市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在全国首创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市民步行一刻钟以内,就能获取基本生活服务,使用公共活动空间;高架下、天台上、道路旁,越来越多的城市“边角料”被盘活利用,成为人们身边的好去处;“建筑可阅读”步入数字化转型时代,扫扫二维码,就能通过AR、VR、音视频等走进建筑历史……细微处见精神,细节处显温度。高效能的治理正在不断助推上海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助推这座城市的人民共同创造和享受高品质生活。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1437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