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虚拟化的临界点什么时候到来?当下大背景是疫情加速线上迁移,虚拟和现实逐渐深度融合。所谓不问来处,何知前路?不理解科技产生的历史路径与推动因素,就难以对科技未来发展做出前瞻和“模糊的正确”的判断。我们尝试探寻历史上电力革命、移动互联网革命这两波重要浪潮的“发起-高潮-平稳”历程,推断出:人类通往虚拟世界的节奏仍然遵从技术成熟、商业可行、市场增量空间三个维度。按现在的底层技术、商业可行性,元宇宙革命的全面突破仍较为久远。
实现元宇宙的核心框架包含:硬件、网络层、计算力、虚拟平台、协议和标准、支付方式、内容、服务和资产、消费者行为。元宇宙的技术架构并不复杂,但实现需要通信技术、计算架构、算法等技术共同配合,遵循木桶理论,长期以来停留在概念阶段;随着各领域的科技突破,元宇宙终将从概念走向现实。
早期商业可行性:VR、AR 设备 C 端接受度高,降成本路径被探明,元宇宙接入设备商业可行性即将验证。商业可行性两个核心要素:一、需求真实存在;二、产品的收入成本结构能带来商业利益并支持迭代升级;在供给驱动需求的高科技行业,两个要素互为因果。1)需求侧:facebook 的 oculus 定价方案已出,消费者接受度高;苹果入局有望创造爆款产品;2)供给侧:短焦技术路径及各自的降成本路径已被探明;商业可行性已被产业基本验证。
市场空间:元宇宙 2025 年国内市场空间在 3,400-6,400 亿元量级。加总元宇宙各细分领域(社交、游戏、短视频、电商等),测算得元宇宙市场空间 3,400亿元。通过梅特卡夫定律对元宇宙网络效应的测算,市场空间约 6,40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