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网络技术 >
话题:如果要给数据安全下一个定义,应该如何理解?
如果要给数据安全下一个定义,应该如何理解?
观点1:
个人观点,每家公司由于需求不同,内涵可能都会不一样,但我梳理的框架是,要先回答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我们负责的“数据安全”范畴中
(1)“数据”是指公司控制范围内流转、存储的所有数据吗?还是仅指识别、分级后的需要加以控制的数据?
(2)“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吗?格式化数据大体指的是数据库、大数据平台存储的数据,以及应用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流转的数据;非格式化数据大体指是各种办公文档、文件、聊天记录、邮件、图片音视频等。
(3)“数据”包括电子数据、纸质数据吗?
(4)以上定义的“数据”有可能会包含员工的个人数据吗?比如聊天记录、个人文档图片、邮件等,都是什么形态存在的?
(5)“安全”指的是什么意思?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抵赖性、可追溯性中的哪几个?除了通常说数据安全要做到防泄漏、防滥用、防篡改,“安全”一词还包括什么含义?
(6)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抵赖性、可追溯性分别要做到什么地步?是绝对不允许泄漏,还是允许低频度、低危害的泄漏或滥用?完整性强度要达到怎样的状态?追溯能力要达到什么状态?
某些行业,“安全”还隐含“自证清白”的目标,也就是万一有投诉或者外部调查,自己可以举证自己是否清白。这个可以列入到追溯能力的定义中。
(7)“安全”的状态、强度,对于不同密级、敏感程度的数据是否有区别?如果有,是怎样的?
(8)如果你是数据安全负责人,你未来如何评价数据安全工作的好坏,如何向客户、领导展现工作质量的高低?
识别清楚以上几个问题,才能真正把数据安全工作的目标、内涵、边界定义清楚。
观点2:
DAMA的数据安全定义:数据安全包括安全策略和过程的规划、建立与执行,为数据和信息资产提供正确的身份验证、授权、访问和审计。虽然数据安全的详细情况(如哪些数据需要保护)因行业和国家有所不同,但是数据安全实践的目标是相同的,即根据隐私和保密法规、合同协议和业务要求来保护信息资产。
观点3: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1.数据的级别会改变,应当适当实施对数据级别变化的调整做出控制的变化。3.数据就是个符号,可以有表达的内容的都可以看作是数据。4.个人数据的定义也会改变,制定数据保护的时候切记不能对范围和性质定死。增加后期改造成本,延长合规生命。5.安全指的是在数据占有权中占据优势主导和利益被安全保护的地位。6.没人看没威胁做到什么地步都是过多投入,有时候数据也是有时间效力的,加快数据产出和价值过期,也是对利益的保护。7.就像股票,本来没价值,炒的人多了大家都信了,很多安全级别可能是假的。
如何理解“零信任架构的落地必须要以数据安全为核心目的”?
观点1:
我认为,现实世界中,安全包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对比网络空间中,生命安全=网络身份安全,剥夺了网络身份,即失去了存在,而财产安全就对应者“数据安全”,网络空间中一切都是以数据形式存在,数据的CIA安全属性都要达到才算安全,而“网络安全能力”是为了达到这些数据安全目标,实现数据安全能力的目的。一管之见,请各位批评指正。
观点2:
网络空间安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这是3部法律,说明核心不一样,要不只要制定数据安全的法律就行了,网络空间安全包括DDOS和智能终端安全,劫持不比数据安全次要,零信任架构的核心应该是网络身份,至于网络身份是否只能是数据,这点还想不出例外,前两个主要针对国家主权 后者针对个人。
观点3:
零信任是一种理念,各个安全领域都适用。比如在网络安全部分,实施网络隔离,甚至微隔离,不也是零信任的落地方案之一吗?同样以网络身份为基础,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技术方案落地这个信任架构。
观点4:
零信任三大技术,SDP、IAM、MSG,在国家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就用的非常好。SDP即软件定义的边界,外部疫情人员进入国内要隔离,IAM即二维码持续身份验证永不信任;MSG微隔离,即每个人戴口罩。可以类比的。美丽国前期不愿意戴口罩,就是要性能不要微隔离。
“信息分类方案应该:A. 考虑安全漏洞可能的影响。B. 以电子形式对个人信息分类。C. 由信息安全经理执行。D. 基于风险评估”这题答什么?
观点1:
正确答案是A,解释一下。A. 数据分类由资产的业务价值(即信息丢失、损坏或泄露对业务的潜在影响)确定。B. 以电子形式对个人信息分类是不完整的答案,因为其针对的只是一部分组织数据。C. 由数据所有者根据已接受的安全标准执行信息分类。D. 特定资产面临的风险不是分类依据,资产损坏的潜在影响才是。
观点2:
还我的话我选D,如果需要去判断分类需求,就需要看谁是权益主体,如果需要执行具体措施,也需要看谁是具体管理人,题面没有限定数据范围,那就应该是全数据集合。数据集合的权益属主,应该就是数据owner。风险评估评估损坏后的结果和影响,应该也涉及这种。
观点3:
风险评估应该是事前,事后就不叫风险了,应该叫风险事件,算事件案件,已发生。风险是客观的固有的,评估是主观的,分类分级就是主管的占多,为了尽量客观,一直强调权益属主。
观点4:
观点5:
我觉得分类和分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说classify这个词对应哪个翻译 我还是觉得分类更准确。人、软件、服务是分类,软件可再细分级为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又可再分级。这样定义下来,更规范、更一致,挺好。
随机图文
-
新型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应用场景分析
应用场景建设,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体现与表象,对于场景的选择,也体现对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理解力,比如三、四线城市里智慧停车、交通治堵这类业务有所鸡肋,而一线城市里,人才培养这类场景其实也大可不必。 1、新型智慧城市行业理解与典型应用 &nb -
首届全国电磁频谱空间人工智能学术交流大会将于2022年6月在南京召开
【电磁砺剑·智胜未来】首届全国电磁频谱空间人工智能学术交流大会将于2022年6月在南京召开 -
【扯dan】湖北一高速桥梁侧翻已致3死4伤,多辆大货车坠落,原因竟然是?
各位工程朋友们,大家好呀! 昨日再湖北以告诉公路桥面发生侧翻 三辆或测直接再高架桥上翻倒 一台小车被埋 现场媒体报道及网友爆料的图片中 看到现场的事故非常可怕 一起来看看吧! 高速路桥面突发侧翻 12月18日下午,湖北一高速公路桥面发生侧翻事故, -
海康与大华电瓶车禁入电梯智能检测电瓶车预警方案
一、海康电瓶车禁入电梯方案 一、为什么要禁入电瓶车上楼 电瓶车上楼,隐患重重。为了保障住户的安全,多地小区开始在电梯里尝试科技来阻止电动车进电梯。 超载隐患:在乘客电梯的设计要求和制造上,没有将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纳入考虑, 强行驶入会导致超载。 安全隐患:由于减少了运载空间,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