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招投标学堂 >
关于招标文件中“指定品牌”情况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招标文件中“指定品牌”的法律规定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属于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情形。《招标投标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遇到技术规格难以描述清楚时,一般认为只要指定三家及以上的品牌就不违反招标投标法关于“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规定。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无论指定多少种品牌,均属于“指定品牌”的限制竞争行为,是违反招标法律的行为。
二、引用的品牌要具备可选择性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二十六条和《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第二十五条均规定,如果必须引用某一生产供应者的技术标准才能准确或清楚地说明拟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时,则应当在参照后面加上“或相当于”的字样。
在编制工程建设项目货物和施工招标文件时,当遇到技术规格难以描述清楚的情况时,允许引用某些品牌供应商的技术标准为例说明技术规格要求,但同时要求必须在参考品牌后面加上“或相当于”的字样,用来表达招标人对拟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而且引用的货物品牌在市场上具有可选择性。
三、同等档次品牌的判定
评审委员会在判定投标人提供的其他投标产品是否属于同等档次品牌时。对于品牌的档次划分,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详细规定,完全凭业界口碑以及评标专家的主观判断,不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所以很难把握尺度,极易产生认知标准上的不同。
因为不同品牌的相同类别的技术参数是可比的,建议招标人尽量还是回归参数本身进行比较和判断,以避免主观判断产生较大偏差。
延伸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第十八条 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国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二条 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一)就同一招标项目向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二)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三)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四)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标标准;(五)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六)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非法限定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所有制形式或者组织形式;(七)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第二十六条 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均不得要求或标明某一特定的专利、商标、名称、设计、原产地或生产供应者,不得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如果必须引用某一生产供应者的技术标准才能准确或清楚地说明拟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时,则应当在参照后面加上“或相当于”的字样。
《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
第二十五条 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技术规格应当符合国家技术法规的规定。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技术规格均不得要求或标明某一特定的专利技术、商标、名称、设计、原产地或供应者等,不得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如果必须引用某一供应者的技术规格才能准确或清楚地说明拟招标货物的技术规格时,则应当在参照后面加上“或相当于”的字样。
随机图文
-
2021清新互联大事记 | 智慧视觉 奋发有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清新互联也迎来了“智慧视觉、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5G超高清、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持续酝酿着“智慧视觉”下一个千亿规模产业生态。 2021清新互联全面推进“5G+AI” 无线智慧视觉深度应用,不断为千行百业赋能,助力政企数智化转型,让我们一 -
一套详细的机房配电方案【品至好文】
一、计算机及机房配电简介 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备投入服务后如无一个长期稳定的供电系统来保证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备和有关外围设备正常运行,势必造成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后果。一般供电系统为单路供电加发电机组,无法可得到可靠的供电保证。一个优质高效的配电环境在机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机房配电是整个机房的心脏,也是机房工程中的重点。 二、供配电系统设计依据与 -
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前沿热点与变革趋势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叶振华研究员课题组在《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上发表了以“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前沿热点与变革趋势”为主题的综述文章。叶振华研究员主要从制冷型红外光电探测器研究工作。 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这项研究聚焦国内 -
几种方法教你两地相距1公里如何实现无线上网?
两地相距较远如何实现无线上网?这个我们在实际项目中经常会遇到,我们今天来看下。 以通过下面常用的两种方法实现网络的连接: 一种是通过光纤传输,能够处理好跨路光缆的话,此种方法连接最为稳定; 一种是通过无线网桥设备进行传输,优势是无需布线,实现更为方便。 一起来看看这两种是如何实现: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1437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