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对需求不明确,如何做项目计划? - 品至安防-方案下载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管理五要素 >

甲方对需求不明确,如何做项目计划?

2022-01-14 23:17:56756人已围观 0

甲方对需求不明确,如何做项目计划?

背景

上周品至去项目现场见客户,和甲方详细的汇报了在做项目的情况后,甲方说:“我们打算做一个招聘系统,你研究一下,给我列一个计划。”

这显然是另一个商机啊!大侠暗自开心,并连连向客户保证道:“好的,没问题!一定令您满意。”

开心过后,大侠冷静下来,陷入沉思:

这样没有详细需求的项目,怎么列计划啊?怎么列的计划才能令客户满意呢?怎样列计划才能让公司获得更多利益呢?


巧用公司项目知识库

为了完善项目管理的体系,很多公司都会建一套项目知识库一方面持续积累项目的经验和过程资产,另一方面项目知识库也可以作为对后续项目的指导和借鉴。

对于毫无头绪,需求不明确,又没有经验的项目经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参考项目知识库了。

通过了解公司的所有项目,借鉴已经成功完成的类似项目,匹配现在客户的需求,可以整理出一套可供汇报的项目文件(包括项目需求、项目预算、项目计划、项目人员投入等基础内容)。


三步法列计划

对于公司没有项目知识库,或者项目知识库中没有类似项目可参考的,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来做。

第一步:需求调研,了解背景。

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必然要有充分的理由,比如客户那边会需要提交项目立项申请详细阐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当拿到毫无头绪的项目的时候,可以通过“元思维”(参考文献:《高纬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细谷功)寻找“上层目的”,做为什么的分析,分析这件事为什么要做,甚至有时候需要分析为什么的为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和客户多次沟通,了解他们做这个项目的本质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

比如大侠的客户要做的招聘项目:

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呢?原来是因为客户每次招聘志愿者的时候,都是通过给各个高校联系然后发通知,或者把招聘的信息挂在公司官网上。收集到的报名信息都在联系人的邮箱里,然后再下载下来一个一个筛选。这样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工作量,还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

那这里就会有人反驳,如果不知道原因,自己多方尝试也无法从其他人那里获取到更多信息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要大胆假设,然后多次验证。

通过假设客户的各种情况,找到客户需要建设这个项目的各种原因,然后整合成一个汇报方案,给客户汇报。通过多次汇报,就能慢慢了解客户的背景和内容。

通过第一步,必然获得:项目背景。理想状态下我们可以获得:需求内容、客户预算、计划周期。

第二步:依据已知,列大计划

有了项目背景、需求内容、客户预算、计划周期后,对于项目经理来说计划基本已经形成。

项目经理可以采用反推的方法,通过大的计划周期,确定项目的关键节点,然后根据关键节点填入具体可能完成的任务。

比如:大侠的这个项目想要在X年内上线,预算金额为X万元。

那么通过反推,可以知道每个阶段应该投入的人员情况,需要多少人?什么级别的人?可以知道项目各个阶段应该投入的工时。然后就能反推出具体的需求。

当然反推法因为容易不自觉的把时间和金额穷尽化(人的本性),所以通过反推法也会带来很多风险,比如客户预算降低,成本包不住,需求增加等等。

如果在第一步只能获得必然输出:项目背景。那么然而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了。因为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了。

项目经理可以结合背景,了解业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尽可能周全的考虑客户的业务需求,然后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需求方案,根据需求方案列出项目计划、人员投入、项目预算等。

通过第二步,必然获得:求概述、大计划。理想状态下可以获得:详细需求文档、项目预算。

第三步:细化分析,列详细计划

如果这个时候,客户已经认可了方案(包含需求概要、计划、预算),那么项目经理对于客户的要求“我们打算做一个招聘系统,你研究一下,给我列一个计划。”已经做了一个完整的回复了。

之后项目确定后(签订合同,或商务确认没问题提前投入),那么项目经理可以根据需求列项目团队的内部工作计划了。

如果这个时候,客户还没有认可,那么本质是因为方案不能匹配客户的需求。这个时候可以继续重复第一步,了解客户本质需求。


作者有话说

项目经理的文章的写的越来越多,对项目经理的认真也变的越来越清晰了,就仿佛在吹开覆盖在它上面的雾,起初只有白茫茫的,到后来有了影子发现了它,然后看到它的轮廓,慢慢的可以看到它的本体。

今天的主题是需求不明确,其实很多时候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是领导给安排一个工作,然后剩下的内容全靠自己主动了解。

如果项目经理的主动性不强,其实很难推动项目。对于今天的主题,从方法上其实不难,更多的在于项目经理的主动性。

加油,项目经理们!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1437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