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的声音 | 智慧安防再次成为2022年全国两会热议话题 - 品至安防-方案下载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新闻 >

两会的声音 | 智慧安防再次成为2022年全国两会热议话题

2022-03-08 18:43:26871人已围观 0



日前,全国两会已于北京正式召开。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都纷纷围绕社会广泛关心关注的话题提出建议提案、建言献策。


近几年来,“智慧安防”一直是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在今年两会上,将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安防话题?代表委员提出了哪些议案?智慧安防网带您一起来关注!


01智慧养老

全国政协委员袁亚非:推进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对于目前居家社区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市场供给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袁亚非认为:一是要加强智慧养老特别是家庭智慧养老解决方案的标准化建设,对于居家智慧养老的设备配置标准和产品功能、参数、资质及硬件种类搭配等要求,根据老人健康状况、居住条件、养老需求和购买标准等不同情况,分类精准制定规范、动态调整;二是逐步推行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标准目录,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家庭和社区实际需要,分类制定不同的服务套餐标准。在加强智慧养老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袁亚非提出,积极推进智慧养老监管的标准化建设。对养老服务企业的服务实行全程录音、GPS轨迹跟踪、异常工单自动识别等。


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建议建设“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郑坚江认为,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基础相对薄弱;养老服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极度匮乏。对此,郑坚江建议,一是建立以未来社区为最小单元的“驿站”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建设“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三是引进与培育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和人才。


02网络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建议把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提升国家数字安全能力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数字化的程度越高,安全挑战也就越大。以此为背景,周鸿祎的两会提案建议将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打造覆盖所有数字化场景的数字安全防范应急体系,包括应对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以及云安全、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等挑战。同时,建议国家把数字安全纳入新基建,各地数字化建设之初便将安全考虑在内,并互联互通,调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数字安全体系建设,真正提升国家的数字安全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李大进:应设立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窗口


针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领域目前“多头共管”机制造成的各部门间的职责边界模糊、企业及个人乃至监管部门自身无法明确某一具体问题的对应责任主体,实践中的指导以及投诉需求无法得到快速有效地对应等问题,李大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履行相关职责部门之间的统筹和协调;二是设立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窗口提供指导咨询服务;三是尽快落实和明晰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渠道和方式。


03智慧城市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龙安: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小区 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正在成为重塑各国经济竞争力和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今年全国两会,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龙安带来了“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小区”、“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等相关建议,具体如下:一是强化领导统筹协调,各地应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二是完善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通过立法构建公平透明的公民数据使用、监管机制,建立统一的公民信息服务机构和公民服务大数据平台;三是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应用,以满足市民对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迫切需求为导向,加大智能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投入,推动公共设施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医院、智慧校园、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应用场景;四是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加快开设数字经济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课程,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校企人才对接机制;五是加强与香港互利合作,提升国家数字经济国际影响力。


04人脸识别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加强人脸识别信息保护 构建采集、储存、使用、销毁一体化监管体系


近年来,公众对人脸识别技术使用的担忧日益上升。

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对人脸信息保护做了多方面规定。不过皮剑龙委员注意到,法律虽已落地,却仍未做到落实执行。按照法律,采集人脸信息必须经过用户同意,但现在仍然存在着小区门禁强制收集人脸信息的情况,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实施常规性行政执法、处罚和保护。对此,他进一步提出加强前端治理,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首先是组建统一的行业协会,建立分级管理制度。通过政府授权,由协会进行人脸信息数据保护的微观管理;在前端治理问题落实后,皮剑龙认为,应加强对人脸识别全流程监管,通过构建“采集—储存—使用—销毁”一体化的监管体系,确保人脸信息安全。在采集环节,强调“审批同意”原则,需经监管部门审批确认后才可收集人脸信息;在储存环节,强调“加密储存”原则;在使用环节,强调“使用留痕”原则,严格禁止商家使用人脸信息用于精准营销;在销毁环节,强调“定期销毁”原则,建立定期销毁机制以及动态化检测评价体制,对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给予特别关注。


05人工智能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建议推广AI在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领域应用


对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刘庆峰建议,加强新型教与学终端在学校的推广普及。新型教与学终端是新基建重点推荐和支持的方向,但《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未将其纳入采购范围。建议教育部在采购目录中进行明确列支,确保各地推进新型教与学终端普及有明确资金保障。同时,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中将新型教与学终端建设纳入支持范围。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医疗领域的应用,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为慢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建议以“先行先试”的原则,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出台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相关规范评价标准及考核要求,将基层人工智能精细化慢病管理服务纳入医保收费目录。


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现状,刘庆峰表示,应加快推进康养机器人的成果转化,推动陪伴机器人专项课题研究,扩大老年文化服务和健身服务供给。


除了老年人的健康照护和精神陪伴,在刘庆峰看来,人工智能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也可以发挥作用,因此他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加强青少年精神健康监测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加快发展绿色AI,引导算力算法低碳发展


李彦宏表示,算力算法被认为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力,应加快发展“绿色AI”,引导算力算法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更好实现。


李彦宏认为,持续提升能效,发展对环境更友好的绿色AI,包括两个关键维度:一方面,要发展绿色算力,通过使用绿电,利用技术优化流程,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另一方面,要发展更绿色的算法,优化策略和参数设置,降低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能耗,从而构建绿色集约的大模型,提升基础设施能效比。


另外,针对绿色AI发展在评价考核、效果评估等方面还存在“数据中心使用绿电仍面临能耗双控考核”“绿色算法衡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健全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三大主要问题,李彦宏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先进技术赋能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探索碳排放双控在数据中心率先落地。二是建立兼顾性能和能耗的绿色算法度量标准,倡导领军人工智能企业构建能效高、性能优的预训练大模型,并向行业开放。三是加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签发,加快建立科技减排的方法库和行业标准,强化“绿色AI”在降低碳排放领域的技术供给。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1437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